前11个月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11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持续释放,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意愿强烈。 “投资中国”品牌越擦越亮 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达52379家,同比增长8.9%,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97亿元,同比下降27.9%,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降幅收窄;11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6%……从日前商务部发布的前11个月外资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中国持续放宽外资准入,释放出扩大开放、欢迎外资的积极信号,为外资企业在华布局增强了信心,也推动了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从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达825.3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53.4%、39.1%和19%。从来源地来看,引资来源地更加多元化,部分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持续增长,德国、新加坡、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9%、4.8%、4%;东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6.4%。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重点任务强调,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今年以来,商务部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与地方政府一道举办了招商引资活动,持续擦亮“投资中国”这个金字招牌。 2024年以来,商务部已开展“投资中国”重点活动共27场,积极宣介中国投资机遇,形成全国引资“一盘棋”。 在中国,3月26日“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来,商务部支持地方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积极开展“投资中国”活动。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现场、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密集展开。 11月5日和6日,商务部分别与湖北省政府、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了北欧企业圆桌会和“投资中国·2024上海城市推介大会”。前者有乐高、格兰富、宜家、斯堪尼亚、诺基亚、医科达等近40家北欧国家企业及商协会代表参会,湖北省、武汉市在会上推介当地投资机遇;后者见证了上海13个区与23个外资项目的现场签约,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 在海外,4月2日在丹麦根本哈根,“投资中国”海外推介首场活动举行后,从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到法国的巴黎,再到意大利的米兰,一场场专场推介会和企业圆桌会通过政策推介、答疑解惑、产业对接、经验分享、实地考察等活动,外资企业“抓住中国机遇”的共识日益扩大。 12月11日,“投资中国”中东专场推介暨中国与中东产业资本对接活动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参会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机构的代表纷纷表示,中国市场广阔,科技实力雄厚,供应链高效可靠,人才储备丰富,是开展创新投资的理想目的地,他们愿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发力点之一。截至目前,商务部于今年已召开了15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共400余家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代表参会。商务部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200余次,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300余件,并加强对重点外资项目和外资标志性项目的全方位要素保障。 在专项工作方面,第三季度,商务部先后召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场解读外资企业圆桌会、重点外资项目推进专场企业圆桌会,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代表解读政策,回应企业反映的问题建议。 在政策解读方面,商务部分别召开了两次“外资24条”落实情况专场圆桌会,邀请国家有关部门与外资企业、外国商协会代表参会进行“面对面”交流。商务部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外资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和诉求,具体分析、分类推动,进一步加大“外资24条”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 外资企业发展信心坚定 除了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较大增长空间等“硬优势”外,释放积极信号、加强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中国的“软实力”持续对外资企业彰显着吸引力。 近期,中国英国商会发布的《2024—2025年度在华英国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76%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当前的投资水平或增加投资;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4/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超过一半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体现了外国投资者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 近日,佳能(中国)举办了EOS R1产品体验会暨EOS1系列35周年庆典活动。在中国相机市场消费热度重燃的当下,佳能全球副总裁执行董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对自己设定的“2035年,佳能中国要在佳能集团里当排头兵,成为集团的NO.1(第一名)”这一目标更加充满信心。 “最近有一个可喜的转变,就是相机再次掀起了热潮,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大家都愿意用相机拍照。”小泽秀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约3亿人的庞大群体,他们正是佳能中国进一步扩展市场的重要因素。 身处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的“VUCA(乌卡)时代”,小泽秀树直言,为了在2035年实现目标,佳能中国需要采取“开源节流”的方针,即在市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企业要积极投资布局,加强相机业务的开拓并注重投资回报,同时to B业务将注重“节流”,要推出更具高性价比的产品。 今年推出的EOS R1产品采用了注册人物优先级功能,这个功能的追加正是基于中国新闻报道一线工作者所提出的需求。该功能在全球范围内也广受好评。小泽秀树告诉记者,推动佳能在中国相机市场稳步迈进的关键举措在于持续推出契合中国消费者喜好且能激发其购买意愿的产品,佳能将深度关注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将其融入到未来1~2年的产品规划与研发之中,“中国市场是有潜力的、有各种可能性的”。 加速中国市场布局的还有总部位于法国的力克(Lectra)集团。日前,力克在苏州启用了新工厂,该工厂是力克全球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苏州工厂的启用将为力克在本地市场的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也意味着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投资与发展步入新阶段。 苏州工厂投入使用后,力克将直接在本地生产VectorFashion iC70智能裁剪系统,这一专为亚太时尚市场定制的系统自推出以来已赢得广泛市场认可。依托苏州工厂强大的本地化生产能力,力克将显著提升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支持亚太服装制造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持续增长。 力克首席战略官兼首席产品官马克西米利安·阿巴迪表示,随着苏州工厂的正式启用,力克将持续深化在华业务,继续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我们深信,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苏州工厂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挑战与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