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合作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内外贸一体化赋能新发展格局
来源:丽水市商务局    时间:2025-04-15 访问次数:

“我们正处于大变革时代。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变化和地缘政治的波动,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和经贸格局。”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作出如上阐释。

与此同时,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加快向内需主导转型写下最佳注脚。

一面是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上升,一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内外贸一体化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关键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近期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与此同时,商务部亦表示正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在市场准入、渠道开拓、财政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

4月13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各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内外贸行业协会负责人,外贸企业、采购商、电商平台代表200余人参加。

落实政策

为企业搭建更好舞台

外贸优品中华行是商务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产品拓内销的重要举措。活动主要内容为“1+10+N”,即举办1场启动仪式,聚焦10个外贸和消费大省,围绕重点行业开展一系列专题对接,畅通外贸企业内销渠道,应对外部冲击,助力稳外贸扩消费。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帮助企业利用超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有效抵御外部冲击,有利于发挥外贸优品供给优势助力提振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启动仪式上,商务部对全年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有关部门、外贸大省、重点企业分享了经验做法。

今年消博会6号展馆特别设立了外贸优品中华行主题展。“作为此次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的主办地,海南将结合自贸港政策优势,精心策划外贸优品主题展,以及产销对接企业推荐等系列活动,持续激发外贸优品消费新活力。”海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国猛表示。

陈国猛介绍,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的封关运作之年,海南将以自贸港政策为依托,打造外贸优品双循环枢纽。同时,大力推进诚信海南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通关便利、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政策支持。

海南将以促进规则制度衔接为抓手,推动国内国外贸易深度融合。去年10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海南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措施,提出六方面19条措施。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外贸易发展,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循环。

陈国猛表示,海南还将助力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内销市场,鼓励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组织外贸优品进入大型商超、商圈、步行街,进入综合批发市场等展销通道,并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政策,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发力。

浙江省在助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陆勇介绍,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培育内外贸并重发展的企业主体、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标准等七方面23条重点任务举措,以更好地强化机制协同、落实政策保障。

在搭平台、促对接方面,浙江省充分用好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平台,用好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浙江专场有关活动,推动外贸进出口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供需对接。实施“外贸优品六进”活动,累计开展外贸优品消费促进活动2000余场,带动销售额超3000亿元。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开展“百场万企”电商拓市场行动700场,协调优质服务资源对接产业带,服务企业超1.5万家。探索开展“外贸优品线上行”活动,与淘宝、天猫等重点平台对接,推动外贸优品与电商资源对接,首批建设7家外贸优品选品中心。

在培育标杆样本方面,浙江省分八批累计认定1018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101个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6种模式49个典型案例,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借鉴。

此外,浙江省加快品牌建设,积极培育“浙江出口名牌”和“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建成全国首个省级“三同”在线服务平台。

升维竞争

做好中国优质品牌

近年来,不少外贸企业也在主动探索扩内需的路径。启动仪式上,相关企业也分享了转型经验。在新疆溢达集团旗下品牌十如仕总经理蔡崴看来,外贸企业的转型实际上是从“借船出海”转变为“自主航行”。

溢达集团创立于1978年,1995年进入新疆,拥有垂直一体化的棉纺服装供应链,在中国全棉梭织衬衫出口额排名中曾连续15年居首位,每年向世界各大知名时装品牌供应超1亿件衬衫。然而,2019年起,因为坚持使用新疆棉,溢达被列入实体清单,部分海外订单流失严重。面对危机,集团毅然开启了破局之旅。

蔡崴认为,走通外贸转内销之路,需要在三个关键问题上作出转变。一是意识转变。过去做代工,国外订单购买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但在如今的国内消费市场,这套“打法”完全行不通。集团在调研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要想实现外贸转内销,必须做好国内品牌,产品品质要贴近消费者,按照国人喜好“量体裁衣”。

二是产品转型。延续出口订单的高品质,集团为近年来打造的自主品牌“十如仕”进行赋能,应用无水印染技术、纳米拒水工艺等全球先进技术,以优质品质品牌打开国内市场。同时,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溢达集团每年投入总营收的3%用于研发,哪怕在最困难的几年也从未缩减科研经费,现拥有免烫抗皱、汗无痕等1957项专利技术。

三是渠道重构。集团努力开拓线下渠道,在国内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目前已与李宁、安踏等优质品牌达成合作;通过参加各类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努力实现线上突围,在各大电商平台增加曝光度;此外,通过举办素人时装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通过社群直连的方式直接对话用户,形成“用户需求—产品改进—口碑传播”的正循环。

“转内销不是权宜之计,不是降维求生,而是升维竞争。”蔡崴说,近两年来,商务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大力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结合实际,在纺织服装流通、消费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尤其是今年重点开展的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将出口转内销的利好政策切实转变为帮扶企业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保驾护航。“让我们脚踏实地,共同走出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道路。”

启动仪式上,机电产品、纺织品、轻工工艺、食品土畜、五矿化工、医药保健品六大进出口商会,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五大行业和流通协会,联合发布外贸产品拓内销倡议。

倡议包含五方面:其一,搭平台,畅渠道。帮助外贸优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支持进展会、进电商、进商圈,开创优质外贸产品发展新篇章。其二,创品牌,促对接。帮助外贸企业完善国内供应链,对接国内渠道商、采购商、品牌商,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新动能。其三,育精品,惠民生。帮助外贸企业创新转型、品牌升级,加速内外贸数字化发展,打造外贸优品IP,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其四,优服务,强支撑。联合金融机构、智库高校,创新服务产品向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拓展发展新空间。其五,促联通,谋共赢。促进国内国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帮助企业提升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助力稳外贸、扩消费新提升。


【关闭此页】